注冊商標對傳承是雙刃劍
來源:四川圣興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0年10月19日 查看次數:1185
近期有關“譚家菜”商標維權官司的爭議讓餐飲界又一次認識到品牌和商標的重要性。雖然目前北京飯店北京譚家菜餐飲有限責任公司與北京世紀譚府酒樓餐飲有限公司的官司處于僵持階段,對于注冊商標的動機一直是業界人士的熱議話題,但是應該看到,注冊商標的做法,對于老字號品牌的傳承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則使老字號得以保護和發展;用不得當,則會對老字號品牌發展起到禁錮。 譚家菜落戶北京飯店,固然有社會發展的政治背景,也是國家出于保護和傳承中餐高端菜系的考慮。隨著社會的進步,譚家菜的發展也理應步入快速發展階段:需求要求譚家菜增加網點,需求要求對譚家菜的傳人規范和認證。但是,恰恰在這些問題上,譚家菜商標的獨家擁有者卻沒有前瞻意識,折戟在這些本不該發生的問題上。 拋開這場官司的糾結點,即侵權和仿冒,僅從品牌商標的發展來看,北京飯店是有一定責任的。從1958年譚家菜受周恩來總理呵護進入北京飯店到如今,盡管北京飯店對于保護菜系和開發菜品做了世人認可的貢獻,但是對于網點建設和傳承人的培養,卻出現了真空。殊不知,店和人也是一個傳承的要素。菜譜和配方是可以鎖住的,但是人是鎖不住的。你不想去發展,別人就會找機會去發展;你不占領有利時機,別人就會搶占先機。仿冒者對于品牌商標的使用,雖然不那么合理合法,但是這些都不應成為商標擁有者推卸責任或找借口的前提。 據不完全統計,從1958年譚家菜保護與傳承被指定到北京飯店以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作為譚家菜商標擁有者的北京飯店發展了多少連鎖企業?傳帶了多少譚家菜廚師?恐怕這些數字,只有商標擁有者最清楚。盡管北京飯店為譚家菜的傳承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也從自身挖掘潛力,把條件非常優越的餐廳位置和廚房設備提供給譚家菜品牌使用,更為品牌的保護注冊了商標,為傳承和發展成立了譚家菜餐飲有限責任公司,但是品牌的發展不能局限在一家一戶,也不是把品牌鎖在深閨樓閣,只滿足于不被仿冒,而應該去延續和傳播。半個世紀的時間,由北京飯店自己去連鎖或發展加盟衍生出的“正牌”譚家菜餐廳有多少?筆者目前掌握的數據是不超過10家餐廳,而且都是在外埠,北京地區一家也沒有。那么,這樣的獨大是否有益于譚家菜品牌和商標的保護?這才是商標持有者應該深思熟慮的問題。 市場擴大,需求增長,真實的不去占領,仿冒的肯定會趁機發展。廚師的流動是不可抗拒的現實,這一點恐怕作為商標持有者的北京飯店也無法回避。那么,就看北京飯店正牌譚家菜如何去規避風險,完善和發展譚家菜的品牌和商標建設了。新聞來源:北京商報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