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司法有效保障 促進經濟有序發展
來源:四川圣興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1年05月23日 查看次數:1317
“2010年我們審理案件工作的特點是:收結案總體增幅明顯,審判任務面臨空前挑戰。尤其是商標確權、授權案件收、結案增幅較大,一審案件收、結數量分別比2009年增長1.5倍、二審案件收、結數量則分別比2009年增長1.8倍左右。”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庭長陳錦川在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 據了解,2009年6月以來,北京市各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于專利、商標等授權確權類知識產權行政案件審理分工的規定》,分別負責審理專利、商標等授權確權類知識產權一、二審行政案件。此后,相關案件呈現持續大幅度增長態勢。 有數據顯示,2010年,北京市法院受理商標一審案件為2362件(民事案件360件,授權確權類案件2002件),比2009年1115件增加一倍多;全年共審結商標一審案件2148件(民事案件372件,授權確權類案件1776件),比2009年1026件增長一倍多;全年共受理商標二審案件721件(民事案件61件、授權確權類案件660件),比2009年283件增長1.5倍。全年共審結商標二審案件632件(民事案件60件、授權確權類案件572件),比2009年的261件增長近1.5倍。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北京市高院不僅受理商標民事侵權糾紛,還受理商標授權確權行政糾紛,因此能夠從商標的申請、審查、注冊、許可和保護多方面把握商標糾紛的性質,正確處理商標糾紛。 關于北京市高院在商標糾紛案件中的處理原則,陳錦川認為,準確把握商標保護的本質是對商標權人商譽的保護,而只有經過使用的商標才有生命力,才有值得保護的商譽;充分尊重市場和消費者的意見,對于市場上的消費者能夠區分的商標,原則上不判為近似商標;對于已經實際產生市場混淆的商標,不允許其注冊或使用。基于以上原則,對于眾多復雜的商標糾紛,我們認為,如果主張保護的商標雖已注冊但沒有使用或極少使用,則對其保護范圍應有所限制,即其保護范圍應盡量限于相同商品和相同商標上,即使有侵權,所確定的賠償數額也不高,甚至可以考慮不賠償;主張保護的是經過使用有一定影響的商標,則給予與其影響范圍相適應的保護;主張保護的是馳名商標的則給予擴大保護,即在非類似商品使用與他人馳名商標相同、近似標志,誤導公眾的,也應當加以禁止。另外,對于惡意注冊或使用與他人馳名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標志的,應堅決予以取締。 據了解,北京市高院近年來審理了許多有重大社會影響的商標糾紛案件,也在總結相應的審判經驗。第一,準確把握和適用有關商標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我國目前已經構建了一個較為完善的商標法律體系,當然也不可能對現實中出現的問題都加以規范,面對有重大影響或疑難復雜案件時,他們始終堅持從商標的本質和商標法的立法本意出發來理解、適用商標法。如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第一項規定:未經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屬于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適用這一規定時,他們將“混淆、誤認”作為構成要件加以考慮,這與世界貿易組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的規定也是一致的。第二,準確把握商標的性質。商標是商品之標,其最重要作用是表明商品的來源,同時商標也主要是由文字、圖形構成的,因此應區別商標與商標標志兩個不同的概念,只有起到表示商品來源作用的標志才是商標,其他的不是商標。當有人使用與他人商標標志相同或近似的標志時,首先要確定到底這種使用是商標意義上的使用,還是非商標意義上的使用,只有前者才構成侵權,后者則屬于正當使用的范疇。如在侵犯“TOEFL”、“GRE”、“GMAT”商標專用權案件中,他們認為,新東方學校在其銷售的書籍上使用“TOEFL”、“GRE”、“GMAT”不是商標的使用,而是為說明書籍內容所作的正當使用,因此不構成侵權。第三,充分考慮商標在市場中的作用。商標授權確權案件中有相當大的內容是對商標近似的判斷,他們認為,商標近似判斷并非僅僅對兩件商標標志在讀音、外觀、含義上是否近似的判斷,而涉及更深層次的內容,如考慮商標是否實際使用、商標注冊人是否有惡意、在先權利人是否同意在后商標的注冊不會導致市場混淆以及市場上對使用商標的商品來源是否能夠區分等情況。在“九鹿王”商標爭議案中,他們考慮“鹿王”和“九鹿王”在各自不同的領域均已建立相應知名度的實際,認定兩者不構成近似商標。在“良子”商標爭議案中,他們考慮雙方之前在商標局注冊下簽訂的互不對對方商標注冊提出撤銷申請的協議的內容,尊重了當事人對自己權利的處分。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更高的標準推動“三個北京”戰略,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一年。 陳錦川認為,未來一段時間,案件較快增長對審判質量和效率提出了挑戰,北京市高院將進一步加強調研,及時總結商標案件中存在的問題,注意積累經驗,必要時制定更具操作性的審判規范,進一步做好對典型案件的匯編,以進一步統一執法標準,更好的發揮司法審查職能。與此同時,北京市高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將繼續以依法公正、高效審理案件為中心,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審判職能作用,進一步發揮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主導作用,努力實現首都法院工作目標,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三個北京”建設提供更堅實的司法保障。新聞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