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位于河南省新鄉市牧野區的新飛電器總部又恢復了往日的繁忙。
一名身著新飛電器工裝的中年人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在6天前的10月9日,隨著中秋國慶長假的結束,新飛電器部分員工開始停工,要求漲薪。目前,員工已經復工。
10月12日16時,“新飛部分員工停工要求漲工資圓滿解決新聞發布會”在該公司制造一部生產現場召開。會議稱,經公司管理層、工會與員工代表緊急磋商,此事已圓滿解決。
針對“10年沒有給工人漲薪”的傳言,公司總裁吳俊財回應說“傳言不實”,10年來,新飛員工工資陸續增長,但感覺增長幅度與物價增長水平相比偏低。
“‘新飛廣告做得好,不如新飛冰箱好’這句廣告詞,感到離自己越來越遠。”一些員工說,“自新加坡豐隆集團拿到經營管理權后,效益就出現下滑,員工收入及福利待遇并未提高。我們不得不通過停工的方式來維權,并促使管理層對公司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
新飛電器由“國有”到“外資”
一名員工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在此次達成的復工協議中,公司承諾將分兩次對員工進行漲薪,從本月開始每月薪酬將上漲300元,明年元月開始,每月薪酬將再次上漲200元。
“勞動法規定,日常加班費按照實際工資的日工資進行計算,但此前執行的是加班費每日定額制。我們知道公司效益不好,但這種違反勞動法的做法不能一直這樣啊!”這名員工頗感委屈地說,過去的新飛人穿著工裝走到大街上都讓人羨慕,他們拿著1000多元工資時,新鄉市的職工平均工資才500多元,而他們仍然拿著1000多元工資時,新鄉市職工平均收入已達到2160元。
“一想起這些,就對公司的發展充滿了疑惑。”這名員工感嘆道。
法治周末記者了解到,新飛的前身是一家地方小型軍工企業——新鄉市無線電設備廠。從1958年成立直到1984年,只有500人的小廠。1984年12月8日,新飛的前身新鄉電冰箱廠奠基,揭開了新飛發展史上嶄新的一頁。后來,新飛發展成為擁有近2萬名員工,可以生產冰箱、冷柜、空調等制冷設備的企業。
1994年,新鄉市新飛集團和新加坡豐隆集團合資成立新飛電器。2005年9月25日,新飛電器國有股權再次轉讓,39%國有股再度落入外資公司手中。至此,已控股新飛電器51%股權的新加坡豐隆電器,股權上升到90%,并且從中方手中拿到了新飛電器的經營管理權,新飛電器成為一家外資企業。
不少員工告訴記者,自豐隆集團全面接手新飛電器后,關于二次出售的傳聞從未停止過。
擺在員工面前的是,近年來,新飛電器不僅未在規模和產能上獲得突破性增長,相反在市場營銷、產品研發、品牌推廣等方面也逐漸落后,陷入了發展停滯期。
公開的數據表明,2005年,新飛冰箱年銷量為300萬臺,位居行業第二,僅次于海爾,而2011年,新飛市場份額已跌出國內品牌前5位。
“員工還是原來的員工,管理層一再發生變化。”據知情員工介紹,目前新飛的高層基本都是豐隆方面的人,豐隆與新飛雙方的矛盾就從沒有間斷過。在2010年短短9個月的時間里,就先后有五位高管離職,其中便包括原新飛董事長張冬貴及原總經理王建華。
在此次停工事件中,員工張貼的“告全體新飛同胞書”指出,自豐隆接手新飛以來,新飛的行業地位和市場份額急劇下跌,并指責“無德、無能、無為的管理層辜負股東和新飛人的信任,不加大新品開發和廣告宣傳,消極應對市場挑戰,將經營不好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市場和不利的經濟形勢,將新飛雄鷹一步步蛻變為一只可悲的海鷗……”
“再這樣經營下去,我們萬余名員工該咋辦?”不少員工擔心自己的將來。
兩個“新飛”一個品牌
其實,“告全體新飛同胞書”中所提到的“新飛雄鷹”變成“海鷗”,另有隱情。
停工所在的新飛,是由豐隆控股的新飛電器,而坐落在新鄉市經濟開發區新飛家電產業園的新飛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新飛實業),是在新鄉市政府決心重新打造新鄉新飛家電產業群項目和振興“新飛”品牌的政策背景下,成立的一家集研發、設計、制造、銷售和售后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大型家電企業。
“兩個‘新飛’使用同樣的品牌。”據新飛集團一位知情者介紹,新成立的新飛實業將在冷凍車等領域進行新飛商標的多元化延伸。
此舉導致豐隆的不滿,在新飛電器的官方網站上至今依然掛著一條聲明,“新飛電器有限公司專業生產冰箱、冷柜、空調、展示柜、酒柜、洗衣機,不涉及其他產品的制造”。
據新鄉市政府有關負責人透露,由于豐隆沒有兌現當初新增4億元的投資承諾,而且不斷關停生產線并裁員,這給當地政府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政府、新飛集團2010年就開始與豐隆談判希望豐隆能加大投資,但由于在商標所有權等問題上分歧過大一直沒有達成協議。 在雙方談判沒有結果后,新鄉市政府、新飛集團開始籌劃組建新飛實業。據了解,這個新飛擬定占地面積2000畝,建筑面積90萬平方米,規劃建設有五星級新飛商務大廈、新飛家電大賣場、新飛洗衣機本部、新飛冰箱、冷柜本部、新飛家電本部、新飛壓縮機本部、新飛變頻電機本部,是一家現代化的大型家電制造、服務綜合型企業。
9月19日,新飛電器在上海高調發布新英文商標,該公司董事長阮健平還宣布了將實施4項重要商業計劃,包括利用新數字媒體推廣,利用電子商務平臺“新思網”開拓銷售空間,將于2013年年初發布全新設計的產品,并利用豐隆國際渠道在東南亞等進行拓展。
記者注意到,新標識與原標識有兩點不同:一是原標識中的雄鷹變成了海鷗;二是“新飛”的英文拼寫由FRESTECH變成了FRESTEC。
“把新飛雄鷹都變成一只可憐的海鷗了。”這次變革在新飛內部引發了廣泛爭議。此次停工事件距離阮健平揭開新飛電器新標識還不到1個月。
有消息稱,此次換新標標志著豐隆控股的新飛電器將與原有的新飛品牌和新鄉市政府劃清界限。
業內人士認為,“兩個‘新飛’一個品牌”的格局有可能讓兩家企業陷入泥潭。
可能陷入王老吉式商標之爭
法治周末記者查詢發現,原新飛集團宣傳部部長李連印曾撰文指出,圍繞著“新飛”品牌的使用權和所有權,豐隆所在的新飛電器和新鄉市政府之間矛盾逐漸爆發,而到“2006年之后雙方的矛盾和爭斗幾乎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當時的新飛集團曾多次和掌控新飛電器的豐隆展開談判。豐隆曾公開指責新飛集團“侵犯”了新飛電器的“合法權益”,要求新飛集團放棄對“新飛”品牌的使用,雙方還差一點就鬧上法庭。
后來,在新鄉市政府和豐隆總部調停下,雙方在2009年簽訂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新飛知識產權協議文本。按照雙方協議約定,豐隆旗下的新飛電器擁有“新飛”冰箱、洗衣機和空調產品的品牌使用權,而新飛集團則擁有“新飛”廚具等小家電產品的品牌使用權。
事實上,這種品牌分割的操作模式顯然不利于新飛品牌的形象塑造。
“‘新飛’品牌極可能陷入王老吉式的商標爭端。”河南農業大學法律系主任楊紅朝認為,品牌能夠幫助消費者在琳瑯滿目的商品中找到真正自己所需要的,而能夠成為品牌并非是簡簡單單地做幾次廣告,王老吉式的商標之爭,實質上是以商標為核心的品牌資產的所有權之爭,爭論的本身就證明了品牌具有相當高的價值。
“這么多年來,‘新飛廣告做得好,不如新飛冰箱好’的廣告語深入人心,贏得了市場和消費者。”楊紅朝認為,提高品牌知名度進而獲得市場占有率,已經成為了眾多企業占領消費市場的制勝法寶之一。但品牌塑造是需要投入精力和財力的,在雙方都在使用相同品牌的情況下,可能會造成較為混亂的局面,也可能會毀掉一個品牌。
來源: 法治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