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區工商局深化行政指導工作
來源:綿陽圣興卓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3年07月02日 查看次數:1271
宜賓新聞網訊(李媛媛)今年以來,翠屏區工商局以深化工商行政指導為抓手,立足職能職責、服務扶持和機制完善三方面,將勸導融入市場監管、將助導融入企業發展、將引導融入消費維權,積極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截至5月底,全局已開展行政指導200多次,促進發展個體工商戶2032戶,企業397戶,農民專業合作社21戶;確定商標重點培育企業20戶,商標定點聯系企業10戶,全區共有中國馳名商標8件,四川省著名商標16件,宜賓市知名商標75件;為企業辦理股權出質7件、金額1250萬元,動產抵押件10件,抵押金額6790萬元;建立消費調解室20個,受理消費糾紛56起,調解辦結率達99%。
一、立足職能職責,將勸導融入市場監管。
一是結合登記管理,發布綜合指導。該局在登記注冊窗口和紅盾網設置辦事須知及登記服務指南,將職責范圍、辦事依據、辦事程序、辦事時限、收費標準和項目、登記條件和程序等內容予以公示,引導經營者了解相關的登記事項、程序,正確辦理登記事務。同時利用注冊登記和年檢驗照之際,向辦事群眾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最新利民政策,發放宣傳資料和手冊,引導經營者自覺守法經營,維護市場秩序。
二是結合日常監管,開展全面指導。以日常巡查為契機,對轄區經營者開展行政指導工作,通過教育、溝通、建議、規勸等方式,對證照管理、食品安全、廣告登記、文明經營、商標管理等多個方面進行全方位指導,對經營者容易疏忽的事項在巡查中予以提示,對發現的違法苗頭及時做出口頭警示或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予以制止,引導經營者完善制度,切實履行法定義務,加強行業自律;針對各行業監管特點,通過召開座談會、組織培訓班、上門指導等方式,分批分類開展學習交流,提高經營者守法意識,提升行業整體素質。
三是結合執法辦案,進行集中指導。在查處各種違法行為過程中,堅持處罰和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注重事前預警告誡、事中警示整改、事后約談交流,推行柔性執法。針對違法行為輕微的企業或某行業普遍存在的不規范經營行為,通過約談的方式,協助企業改正存在的問題、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建立檢查回訪機制,對重點特殊行業、重點行業開展定期回訪和不定期檢查,督促企業落實整改,促進企業規范經營,加強自律,避免違法行為再次發生。
二、立足服務扶持,將助導融入企業發展。
一是指引企業登記事務,確保主體資格合法。以園區經濟發展為重點,采取“信息服務、業務提示、辦證指引、退出輔導”四種形式,主動參與項目設置的事前指導工作。通過日常約見、預約上門等方式,向企業宣講在注冊登記中涉及的辦理條件、事項、程序,以及需要提交的前置許可和后置許可證件等規范性材料,引導企業依法辦事,提高準入效率。同時啟用重大項目“綠色通道”機制,做到提前介入、專人負責、全程指導、事后追蹤。
二是指導企業商標發展,幫扶企業品牌建設。立足區域特色和產業實際發展,設立商標梯次培育計劃,將具有發展潛力或在行業有較大影響的企業作為指導和扶持重點對象,從商標注冊、使用、管理、保護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指導,幫助企業申請注冊商標,提升品牌價值。通過上門約見、座談約見、協商指導等形式,鼓勵注冊商標所有權人合理利用商標權益,增加商標使用率和宣傳曝光率,發揮商標品牌帶動效應,運用商標策略提高企業知名度,拓展市場。
三是協助企業解決融資,破解企業資金難題。積極為企業融資創造靈活便利的條件,建立銀行與企業之間,企業、銀行與工商部門間定期聯系制度,搭建融資平臺,引導企業通過動產抵押、股權質押和商標專用權質押登記的方式解決資金短缺問題,幫助企業發展。
三、立足完善機制,將引導融入消費維權。
一是完善消費預警機制,引導糾紛預防。把大量精力放在糾紛預防上,變被動為主動,定期對消費者申訴舉報的熱點問題進行統計分析,選擇部分典型案例在門戶網站和有關媒體發布,并提出消費維權建議,引導消費者提高維權意識;帶動行業協會發揮自律作用,利用節假日組織商家開展誠信經營簽名活動,引導經營者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維護誠信經營形象。
二是完善行政調解機制,引導糾紛化解。在行政調解中,通過與行政指導無縫銜接,用法律輔導、建議等方式,幫助經營者和消費者了解相關法定權利義務,維護合法權益,促進爭議調解的落實;同時,發揮消費調解聯絡站點作用,組織專人定期對站點調解員進行培訓,積極推行工商宣傳引導、經營者和消費者自行和解的糾紛化解機制。 來源:宜賓新聞網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