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商標方能創造佳績
來源:四川圣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1年04月08日 查看次數:1365
2010年曾經新聞不斷的中國足壇日前又爆出了商標風波。日前據媒體報道,一天津周姓自然人因申請注冊了“中超”商標而遭到了中國足協的阻擊,目前,該事件已走進司法程序,即將正式對簿公堂。<br> <br> 據了解,2002年,天津一周姓自然人在第33類酒和飲料類別上申請注冊了“中超”商標,據其解釋,當時之所以申請這個商標,實際上是“中興、超能”的簡稱,因當時的甲A聯賽并沒有更名為中超,所以該商標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以下簡稱商標局)受理。在公告期內,中國足球協會針對該商標提出了異議,商標局駁回了該商標的注冊申請。周某不服裁定,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商評委)申請復審,商評委隨后作出了一份和原來截然相反的裁定:中國足球協會的異議理由不成立,周某申請的“中超”商標予以注冊。 2004年,一項名為中國足球協會超級聯賽的足球賽事走進人們的視線。其前身是1989年創辦的全國足球甲級隊(A組)聯賽。隨后的日子里,中超比賽成了每一年球迷的盛宴,多支球隊的激烈角逐伴隨著不少熱愛足球的人們走過了許多個年頭。有數據顯示,全中國共有3億球迷關注中超聯賽,共有多達1050家媒體、7000名專業體育記者報道中超聯賽 人們對于中超聯賽的喜愛毋庸置疑。10年中,觀看這項比賽的電視觀眾平均每年有15億人次,平均每年現場觀眾2620萬人次。“中超”二字在中國球迷的心目中已經成為了一個代表符號。在經過了“打黑、整風”等事件后,中超聯賽2011年正準備以全新的面貌走進人們的視線,就在開賽之前又爆出了這次的“中超”商標風波,也不禁讓人為這個命運多舛的比賽又捏了把汗。希望這個事件能夠給相關部門敲響警鐘,在運營的過程中將商標權牢牢握在手中,才能在綠茵場上盡情創造成績。新聞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