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橋商標隱患大 或成大股東“提款機”
來源:綿陽圣興卓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2年07月17日 查看次數:1105
4月6日,中國證監會網站公布廣東珠江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珠江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珠江橋主營業務為高鹽稀態醬油以及復合調味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但是資料顯示,這家調味品企業在商標權、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方面存在明顯的瑕疵,大股東控制著商標和專利,擬上市公司或將淪為大股東的提款機。 大股東低價擁有商標設計專利拿珠江橋當“提款機”? 珠江橋作為調料品行業的知名企業,其商標價值不言而喻。然而資料顯示,2010年,珠江橋分別以2370萬元及615.27萬元的價格,受讓公司第一大股東——廣東省食品進出口集團公司(簡稱食出集團)擁有的“珠江橋”系列商標及星湖科技擁有的“星湖”調味品商標。 但僅僅一年后,大股東食出集團竟然以13.42萬元的超低價格購入了“珠江橋”商標相關27項外觀設計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和10項版權。因此,珠江橋必須不斷向股東食出集團支付巨額的商標及專利使用費,使得公司經營成本居高不下,珠江橋自身的資產完整性和獨立性都受到了影響,上市資產與大股東之間的關聯交易更是缺少公允、公平。 在A股典型的母公司控股上市公司架構下,上市公司在商標使用上處于被動位置,常常受制于母公司和大股東,許多上市公司“贖身”費用不菲。例如,四川長虹,通過一系列資產置換,才讓長虹集團作價13.78億元將擁有的長虹商標轉讓給上市公司。 珠江橋股權結構圖 我國證券法規關于商標的規定很少,僅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中要求說明商標權屬情況。特別是對于原始并不知名的商標,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界定容易受到忽略,一旦商標價值大幅提升,矛盾將不可避免。 從品牌價值來看,“珠江橋”牌因品牌知名度高也成為不法企業獲取高額利益的侵權目標,如果不法企業冒牌生產銷售珠江橋產品或其他公司同名商標的商品出現產品質量問題,會直接影響珠江橋的品牌形象及消費者對公司產品的消費意愿,從而對公司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產能激進4.4萬噸醬油何去何從? 珠江橋主營業務為高鹽稀態醬油、復合調味料等調味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募投項目為4.4萬噸高鹽稀態醬油及復合調味料項目 &報告期內,高鹽稀態醬油和復合調味料對珠江橋毛利的貢獻在80%以上。2009年、2010年、2011年,珠江橋高鹽稀態醬油類產品營業收入占公司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69.19%、60.55%、55.39%。 而珠江橋主營的醬油和復合調味料產品,此前一直以出口為主,根據海關統計顯示,2009年-2011年“珠江橋”牌醬油出口額逐年增長,出口數量占我國醬油出口總量的比重一直保持在30%左右。香港、美國、英國、加拿大以及境內的廣州、深圳這六大市場占公司銷售收入的一半左右,前五大客戶也一直是國外公司。 在國內市場,珠江橋可以說是后來者,面對海天醬油、李錦記等強勁對手,珠江橋4.4萬噸的醬油產能會否被市場消化,仍是未知之數。如果珠江橋主要產品的生產、銷售、原材料供應、產品質量、市場競爭格局發生不利變化時,公司招股書里德美麗愿景恐怕只能成為泡沫。新聞來源:中國經濟網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