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姚毅婧)4月10日,北京市知識產權辦公會議與新聞辦公室聯合舉辦北京市知識產權保護狀況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工商局商標處處長孫考利在回答國際在線記者提問時表示,近幾年企業之間商標紛爭劇增,是因為企業自我保護意識薄弱,不注重自有品牌在法律上的注冊,企業將損失慘重。
孫考利表示,企業商標保護分三個部分:自我保護、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
孫考利具體舉例分析稱,企業首先要加強商標的自我保護意識。例如,加多寶和廣藥的“王老吉”商標之爭、蘇稻和北稻的“稻香村”商標權利紛爭,都是雙方對商標權屬問題在認識上的偏差所造成的。“王老吉的商標權屬歸廣藥集團,加多寶與廣藥的商標之爭,其實是一場利益的紛爭。起初,該商標就是一張紙,沒有任何實際價值,加多寶付廣藥商標轉讓權使用費每年150萬,加多寶通過對王老吉的宣傳使用,并注重產品質量提高,從而贏得了消費者的信賴,現在銷售額是10億,所以兩個公司產生了巨大的紛爭;再如,稻香村在北京起步,但是由于企業沒有自我保護意識,沒有注冊商標,結果被蘇州稻香村搶注。蘇州稻香村是從北京稻香村出來的職工,先到保定注冊了稻香村商標;換句話說,北京稻香村創造的品牌由于沒有自我保護意識,結果商標沒注冊,給企業造成損失。我國強調商標注冊后才有保護,通過這兩個商標紛爭事件,可以說明,如果一個企業沒有自己的品牌,使用別人的品牌,且不注意自有品牌在法律上的注冊,對企業而言,損失是慘重的”,他稱。
孫考利表示,中國對商標有兩種保護: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行政保護是各級行政機關向知識產權局、工商局、版權局、海關等申請保護;司法保護,是通過法院、公安采取司法手段來進行。“目前,全社會對商標意識都有待提高”,他說,很多國外企業對商標的意識非常強,只要認為產品有可能進行大規模的經銷時,首先便會注冊商標,但是中國企業往往是做出規模,才注冊商標,一旦企業發展壯大,就容易出現商標問題的困惑。
孫考利強調,如果企業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并懂得運用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的手段,再加之全社會對此的共同參與、關注,那么,中國的商標戰略發展最終可以推動世界品牌經濟的發展。“因為,現在世界各國經濟上的競爭,實際上就是知識產權的競爭,所以全社會都來關注知識產權,那么經濟發展水平肯定會提高”。
來源:
國際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