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瓶裝新酒 信托公司改“商標”
來源:四川圣興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0年08月02日 查看次數:1319
為了節省費用,陽光私募無奈接受信托公司的舊賬戶;雖然舊賬戶在中登公司不能更名,但這并不妨礙信托公司在自己的網站上用新名發布凈值。就這樣,在信托賬戶暫時不能開戶的情況下,新的陽光私募源源不斷成立。 借道信托公司老賬戶是目前陽光私募發行產品的主要出路,而部分老賬戶存在無法在中登公司更名的問題,這對于想打出知名度的陽光私募來說顯然不利。但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信托公司為這些老賬戶大開綠燈,在中登公司不能更名的情況下,在信托公司的網站披露這類產品名稱時均冠以“新名”。 深圳一家私募基金公司董事長日前透露,近期他正在籌備發行私募信托產品,該新產品準備使用的賬戶是曾經用來“打新”的老賬戶,“這個賬戶是不能在中登公司更名的”。這意味著他只能用以前的賬戶名稱進行證券交易,不過,這并不妨礙他用“新名”進行宣傳和披露凈值。 記者從上述私募的產品宣傳冊上發現,產品名稱為該公司旗下第1期產品,前面列出了信托公司和托管行的名稱,儼然是一個“新名”。而據上述人士介紹,“目前我們和信托公司已經談妥,雖然賬戶在中登公司無法更名,但只要該產品成立,信托公司就會以新名字定期發布凈值。” “之所以愿意這樣發行新產品主要是因為這個賬戶費用比較低。”該人士無奈表示,目前市場上可用的老賬戶存有“凈殼”和“舊殼”之分,“凈殼”指是從未有過交易記錄的賬戶,一般中登公司會默認更名,但使用過的“舊殼”無法更名。“信托公司要求我們這只新產品最低成立規模為8000萬元,這樣算下來,要給他們每年100萬元的信托管理費,就等于是賬戶的使用費。而這相比“凈殼”動輒要價400百萬以上,要便宜很多。” 事實上,已經有一些陽光私募產品采取這種曲線的方式成功募集。另有業內人士預測,今年已有超過150只非結構化產品成立,這其中多數是借道信托公司原有老賬戶發行,“凈殼”又少又貴,可能用“舊殼”發行的私募不在少數,但是他也表示,這只是猜測,因為“除了私募和信托公司,誰也不知道其中發行的底細”。 還有陽光私募透露,信托公司對于采取“舊殼”和“凈殼”發行產品的態度并不一樣。“一般用舊殼發行產品時,信托公司不會在發行期為該產品做任何宣傳,也不幫助銷售,全靠私募自己發行。而若使用凈殼發行產品,信托公司一般會在網站上進行披露,對銷售也常常助力一把。”新聞來源:證券時報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