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品牌發展呼吁公平環境
來源:四川圣興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2年02月13日 查看次數:1142
2012年的第一個月,兩個實則不相干的新聞活生生將茅臺捧成熱門話題。1月11日,胡潤奢侈品榜公布,茅臺入圍,品牌價值高達120億美金,被謂之“奢侈品”!吧莩奁贰币徽f既出,茅臺成為了仇富仇官仇不均的網絡宣泄對象,人們恨不得一夜之間與之劃清界限。緊接著又有人向國內某市人大建議,公款消費不準喝茅臺酒,潛臺詞是“茅臺”已成奢侈品,不宜作為消費對象。 眾所周知,奢侈品并不是大眾消費品,更不是關系國計民生的生產生活必需品。而中國的民族品牌,經過多年的征戰打拼,好不容易博得一點“類奢侈品”的地位,迎來的卻是當頭棒喝。對于大眾,反對茅臺之聲只是一種將茅臺象征化的想象。作為入圍的品牌,茅臺確實是冤大頭。人們沒有提議禁止公款消費茅臺的同類產品,單單提議禁止茅臺,其背后的原因,不好去猜測。 胡潤榜上的民族品牌,理應成為國內企業的業內標桿和導向。因為榜單代表的是中國的新富人群,他們對消費品牌的選擇,更有加強化的中國印記。他們在通過榜單告訴世人,中國富裕起來的人們都在挑選什么品牌,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方式。這是胡潤榜單的初衷,但卻在喧囂中被一些人丟棄。眾多裸奔于榜單上的中國品牌,他們視而不見,只瞄準了茅臺品牌。究其原因,相比較那些榜單上新富消費的高爾夫球俱樂部、奢華的酒店會所、昂貴的珠寶名表,茅臺的價格是距離大眾最近的那塊區域,由于“可觸及”導致“可評論可傷害”。 眼球經濟是媒體的守則,近日更有媒體挖出茅臺的生產成本和出廠價之間的價格差距,想要抹平各種白酒品牌之間的差異,回到只管數量不管質量的計劃經濟思維模式中,更是一把掌掄在了號稱市場化程度很高的中國經濟臉上。想讓民族品牌“裸奔”的媒體,不經意間,讓市場生態環境裸奔在世人面前。 作為非生活必需品,品牌附加值高的產品不管賣出什么樣的價格,只要能銷售順利,都是得到商業基本規則保護的,因為他們是民族精品,不是論斤兩賣的普通商品。胡潤榜給了茅臺品牌高達120億美金品牌價值的估值,正是沖著這個百年老店民族精品的金字招牌作出的判斷,如果回歸到“成本-價格”的簡單粗暴邏輯,那世界上就沒有知名品牌和普通品牌的差異,也沒有“品牌價值”這個概念了,因為這個數字永遠是“0”。< 市場自有其運行規律和商業法則,行政干預理性監督,這樣才能讓整個國家的商業業態健康成長。否則,只會給商業社會帶來難以彌補的傷害,最終導致民族品牌的消亡。新聞來源:廣西日報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