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愛“洋馬甲”
來源:四川圣興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2年04月10日 查看次數:1201
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染黃色頭發,戴藍色美瞳,就算嫌“王翠花”這個名字土改成洋名叫“珍塔瑪莎”,都還能讓人接受,可她要是見人就說“俺是法國威尼斯哩”,就讓人受不了了。同理,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企業,品牌名用外文音譯,商標里看不見中國字,就算產品明明是針對國內市場而廣告宣傳里卻全是老外面孔,這樣做人們都可由它去,可它要是標稱自己擁有外國“血統”或“籍貫”,那問題就大了,一定要說道說道。 一個人愛慕虛榮穿個“洋馬甲”,只要他不妨礙他人也不損及公共利益,法律不禁止。可一個企業穿“洋馬甲”,其目的是欺詐獲利,法律當然要管了。在偽造“日貨”背景被拆穿之前,丸美化妝品在市場上是頗有人氣的,就像其在產品包裝上打出“如果說資生堂在日本以藝術聞名,丸美則是以專業著稱”這樣的宣傳語一樣,其產品售價也敢與資生堂試比高。 像丸美化妝品一樣,歐典地板、施恩奶粉、達芬奇家具等眾多穿“洋馬甲”企業被一一拆穿,它們也為自己的欺詐行為付出了應有的代價。然而,市場上的“洋馬甲”并非一種款式,有的“洋馬甲”比較隱蔽不說,還有防護措施,有時法律武器也傷不著它。比如市場上有一個名叫“JIANYUSHA”的男裝品牌,乍一看是外文名,仔細拼讀就會發現這只是“箭魚鯊”這3字的漢語拼音。盡管如此,銷售人員卻堅稱這是意大利品牌。事實上,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如果在意大利確實有用漢語拼音注冊的JIANYUSHA品牌,再回到國內找公司全權代理生產銷售,這樣做并不違法,即使消費者明顯感覺這是一種欺騙行為。 正是看到了國內市場監管和法律法規存在的這個空白點,一些企業打起了“擦邊球”,弄身具有“海歸”性質的“洋馬甲”,玩著玩著就被當成一種品牌策略了。“海歸”術一般有兩種手法:一是“國內生產、國際注冊”方式,如標榜自己是意大利品牌,事實上只是在意大利注冊了商標,而產品從設計到加工再到銷售全部都是在國內完成,上述“箭魚鯊”即用此法;二是“國內生產,保稅區一日游”方式,即商品在國內生產,然后以出口形式在歐美國家或者保稅區內轉一圈,回來后便成為進口產品,而且產品身價因此漲了幾售甚至數十倍,達芬奇家具玩的就是這招。 打市場“擦邊球”,這只是企業的投機而已,真正為企業穿“洋馬甲”提供動力并使之嘗到甜頭的,其實還是消費者。一項社會調查顯示,在被問及國內企業愛穿“洋馬甲”的原因時,70%的人認為是社會崇洋媚外心理所致。一個簡單的現實例證是,某商場“箭魚鯊”服裝專柜出售的一款蠶絲加棉T恤衫標價1700元,每天可售出十幾件,而與之鄰柜的雅戈爾、太子龍等國內品牌相同面料款型的T恤衫標價1000元,每天售出超不過10件。 看來,要從根上遏止國內市場“洋馬甲”泛濫現象,最要緊的事是培育消費者健康的消費價值取向。當然,還要動用法律和市場手段,阻斷企業靠“洋馬甲”逐利途徑。與此同時,國內企業還要拿出過得硬的產品、信得過的服務,博得消費者青睞。新聞來源:中國質量報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