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知識產權絲綢之路”的開拓者
來源:四川圣興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0年10月09日 查看次數:1301
在國際知識產權舞臺上有這么一個人,他用長達15年的時間建立了一條從歐洲通往世界的“知識產權絲綢之路”,這個人就是現任中國-歐盟知識產權保護(二期)項目(以下簡稱IPR2)駐北京技術援助小組的組長潘凱洛先生。 出生于意大利都靈的潘凱洛于2008年2月加入了IPR2,在此之前曾參與歐洲專利局的多項國際合作活動。潘凱洛在布魯塞爾建立了歐洲專利局的外聯局,目的是與歐盟各機構間增進專利相關問題的技術合作。同時,他還負責歐洲、日本和美國三邊合作關系中的信息技術和知識產權項目。 9月27日,潘凱洛接受了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的采訪,熱情地介紹了他和他的團隊在中國的工作內容。潘凱洛表示:“IPR2日常工作的內容非常廣泛,這些工作幾乎涉及知識產權領域的所有問題。在工作中我們主要與中國的政府部門開展積極合作,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是我們在中國的主要支持單位,此外我們還同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最高人民法院、海關總署等12個涉及知識產權工作的政府職能部門開展形式多樣的合作。” 潘凱洛介紹:“在商標方面,我們主要與中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以及歐洲內部市場協調局進行合作。我們在項目開展的3年中舉辦了150多場專題研討會和專業培訓,盡我們所能在中歐尋找出一批商標法方面的專家參與這些活動,通過有效的討論來找出各方在法律應用中存在的差異,并針對這些差異性問題提出積極建議,努力尋求能讓中歐雙方共同受益的解決方案,以求在立法和執法上使雙方能盡可能地達成一致。同時,我們還特別注重宣傳類活動的舉辦,我們會邀請中歐商標法律專家到對方的國家去向當地人民介紹各自國家的商標法律制度! “提到商標法律制度,就不得不談中國商標法的最新修訂草案。”潘凱洛略帶興奮地告訴記者:“IPR2組織多位中外商標法學專家對商標法修訂草案的每個章節進行分析研究,然后將研究報告進行整合,并提出各方意見。目前這些整合后的研究報告和建議已經遞送中國方面的有關部門! “此外,在商標保護方面我們還與最高人民法院以及海關總署進行了廣泛的合作。”潘凱洛補充說:“比如,我們曾與最高人民法院舉辦‘馳名商標保護’研討會,并在馳名商標認定司法解釋擬定過程中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我們還與海關總署開展培訓活動,邀請中歐專家對典型案件進行介紹和分析,希望通過這種方法能讓海關辦案人員透過中歐體系的不同了解到對方國家執法人員的辦案思路。” 談及在歐洲開展貿易的中國企業,潘凱洛表示:“其實現在大部分中國企業已經掌握了足夠的品牌保護知識,但確實也有一些做的還不夠好!迸藙P洛建議:“首先中國企業要積極去國外進行商標注冊,增加國際商標注冊的數量,這當然也是目前中國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綱要的要求;其次,在進入歐洲進行貿易之前要提前做好商標檢索工作,如果自己沒有能力做這項工作,一定要聘請一個專業機構協助開展這項工作。這兩個建議對歐洲在中國進行貿易的企業也同樣適用。” 在采訪的最后,潘凱洛表達了自己對中國商標法修訂工作的厚望,他說:“我經常會看到一些研究報告,比如我手上有一份兩年一期的國家綜合競爭力報告,其中我發現中國國家的競爭力上升速度是非常快的,這些成績與相關法律的積極修訂密不可分。當然,在修訂案還沒有出臺之前去評估它的優劣似乎為時過早,但是我們仍然相信這是一部與時俱進、符合時代趨勢并且充分考慮了各方利益的法律!毙侣剚碓矗褐袊R產權報
相關文章
|